首页

Sm视频在线

时间:2025-05-29 12:43:28 作者:从美食出行到清洁能源,中企在巴西拓市场、探机遇 浏览量:14943

  点外卖、喝奶茶、叫网约车…… 这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在巴西也变得不再陌生。

  在这个距离中国1.8万公里的拉美大国,中国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正试图在巴西复刻“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天”。

  为什么是巴西?

  这是一个够大够新的消费市场。

  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拥有超2亿人口,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比约七成,2024年人均GDP约1万美元。用“盘子大,活力足”来形容巴西消费市场再贴切不过。

  作为“手机重度使用”国家,巴西86.2%人口为互联网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手机时长超过5小时。中国互联网企业拥有先进算法和运营经验,开拓巴西市场大有可为。

  “巴西市场成长空间大,与中国产业互补性强,两国友好关系潜力无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接受三里河采访时如是总结。

  眼下,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落地巴西本地运营团队。美团旗下外卖服务Keeta宣布计划5年内在巴投资10亿美元,除建设即时性配送网络外,还将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这不仅是一次资本下注,更是技术生态的深度融合。

  这是一个与中国产业高度互补的市场。

  在能源与制造领域,巴西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巴西拥有大量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但开发人员和设备不足。而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人才方面优势明显,恰好能满足巴西的需求。”一位熟悉巴西能源市场的人士告诉三里河。

  目前,巴西85%以上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风电市场增长迅速。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巴西实施了《2050国家能源计划》,这与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海需求不谋而合。

  近年来,在能源领域,中国电建、中广核等企业陆续在巴西投资建设光伏项目,将中国技术带到当地。

  在制造领域,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将于今年7月投产,并计划打造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比亚迪、奇瑞、江淮也争相加码布局这个世界第六大汽车市场。

  中国企业在巴西,不只“走出去”,更是“融进去”。

  本轮投资热潮背后,得益于中巴两国友好交往的升温和政策支持。

  5月10日至14日,巴西总统卢拉第六次访华。他表示,“要让巴西企业去中国,中国企业来巴西,我们携手合作,实现共赢。”访问期间,他还亲自登上一辆中国新能源车,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

  其实,不少中国企业早已进入巴西市场,从智能物流系统到数字化汽车工厂,再到清洁能源基地,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巴西经济底层结构的重塑,角色也从“商品销售者”转向“生态参与者”。

  业内普遍认为,巴西不仅是中国企业辐射拉美的“登陆点”,也是检验本土融合能力的试金石。中国企业通过巴西布局拉美市场,既打造多点支撑的全球市场网络,也以优质产品和技术助力拉美地区发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企业在巴西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不是只“把中国经验搬出去”,而是“与世界共建新范式”。

  (“三里河”工作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寒潮降临 湖北襄阳为户外从业者“流动送暖”

英国抗议浪潮源于本周初发生的一场凶案。7月29日,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南港发生持刀袭击事件,一名17岁男子持刀闯入一家儿童舞蹈班行凶,导致3名6岁至9岁儿童死亡,至少8人受伤。该事件震惊英国社会。

俄遭远程武器袭击后普京发表讲话:局势已具有全球性质

据韩联社介绍,沈雨廷现年53岁,2000年入职首尔地方检察厅,开始检察官生涯。之后,他历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刑事1部部长检察官、法务部企划调整室室长、首尔东部地方检察厅长、大检察厅副检察长等职务。

台湾金融诈骗案数量呈上升趋势 “新股申购”骗局多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33729人死亡

三是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提升再生资源回收便利性。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加强信用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广西“荷城”夏日荷花别样美

在这种消极情绪为全球采取行动蒙上阴影之际,“一带一路”倡议横空出世,在促进投资、创造就业和升级贸易所需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规模之大,几乎可以说创下了二战结束以来之最。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了200多项协议,把五洲四海连为一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